报告一 水稻DLB基因参与BR信号的分子机制
卜庆云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
报告二 水稻抽穗期的分子机制
方军: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引进优秀人才 研究员
报告三 大豆光周期调控的分子基础
夏正俊: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报告地点:生命科学学院逸夫教学楼608
报告时间:2016年11月2日(周三)下午14:00
报告人简历:
卜庆云,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州立大学生命科学院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以黑龙江水稻为材料,发掘和利用对寒地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具有重要价值的关键基因和主要调控位点,展开功能基因研究,并利用分子育种策略,培育水稻新种质和新品种。目前主要从事水稻耐冷的分子机制和水稻抽穗期的遗传与改良的研究。在Rice,Nature Communications,Plant Cell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研究论文。
夏正俊,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在南非西开普大学、日本千叶大学、日本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从事研究和任职。主要从事大豆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克隆、功能验证与分子设计育种研究。先后成功地克隆出大豆控制开花与成熟期E1、E2和E3基因。特别是成功破译了E1基因,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国际首创。在PNAS等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文60多篇。获中国科学院王宽诚科研奖金、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论文奖励,多次应邀在PAG等国际学术大会上做学术报告。
方军,中科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引进优秀人才,研究员在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日本冈山大学资源植物科学研究所从事多年研究。自2000年以来一直围绕水稻重要农艺性状,开展水稻突变体大规模筛选、遗传分析、基因克隆及其功能分析等研究;重点在水稻穗发芽和种子发育、抽穗期方面开展长期系统的工作。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论文9篇;累计影响因子超过40,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0.22;合作发表文章10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项。目前针对黑龙江省长日照、低温、多盐碱地这一特定的水稻生态区开展高纬度亚寒带区域水稻抽穗期的适应机制和水稻耐盐碱的分子机制研究。
欢迎全校广大师生参加!